排毒健康養生知識分享

排毒123,健康真簡單

保健藥膳食療

何謂藥膳食療?

在食物中加入某些中藥配製而成的,能發揮明顯保健和醫療功效的食品,古代稱為藥膳,運用藥膳來治療或預防各種疾病則為藥膳療法。藥膳療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自古就有“醫食同源”,“藥食同宗”之說。“內經”中記載:“五穀為營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,氣味合而服之,以補精益氣。“

藥膳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,利用中藥和食物,經由烹調而成的美味佳餚,它具有預防,治療疾病,保健益壽的作用,故又稱為“食療”,亦即“飲食療法”。

我國古代即有“醫食同源”的說法,此顯示列祖列宗在生存奮鬥的過程中,有“醫療”的開始就有“食療”的概念。而藥膳食療更因為取材便利,簡單易行,療效顯著,安全無毒,給藥途徑方便等優點,故可一直流傳下來。
唐代孫思邈在“千金方:”中立“食治篇”專論,是我國現存最早食療專著,篇中指出:“凡欲治療先以食療,即食療不愈,後乃用藥爾。”說明我國古代醫家非常重視藥膳養生保健,防治疾病的作用。

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時代 ---已有“食醫”的分科。據“周禮。天官篇”記載,當時將醫分為食醫,疾醫,瘍醫,獸醫,並將食醫列為四醫之首。其中的“食醫”,即是通過調配膳食為帝王養生﹑保健服務。強烈說明食醫(即食療)本身就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內容。
戰國時期 ---中醫經典著作 <皇帝內經>,為最早記載用藥膳治病的書籍。載藥膳方數則。
秦漢時期 ---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 <神農本草經>,記載了許多既是藥據史書記載,至隋唐時期,我國已有食療專著約 60餘種,可惜很多是散佚。據史書記載,至隋唐時期,我國已有食療專著約 60餘種,可惜很多是散佚。唐代---名醫孫思邈的<備急千金要方>和<千金翼方>專列有“食治”﹑“養老食療”等方面,藥膳方藥十分豐富據史書記載,至隋唐時期,我國已有食療專著

約 60餘種,可惜很多是散佚。唐代孟冼所著<食療本草>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,其總結唐代以前之藥膳方一唐代唐代百三十八種。對後世影響較大。
宋代---王懷隱等編輯的<太平惠方>論述了許多疾病的藥膳療法;陳直的<養老壽親書>是我國現存的早期老年醫學專著,在其所載的方劑中,藥膳方約佔70%。該書強調:“凡老人之患,宜先以食療,食治未癒,然後命藥。”
元代---御醫忽思慧所著的藥膳專書 <飲膳正要>,藥膳方和食療藥十分豐富。
明代---李時珍在<本草綱目>中收載了許多藥膳方,僅藥粥﹑藥酒就有數十則;明代高濂的養生學專著 <遵生八箋>也載有不少養生保健藥膳。
清代---藥膳專著各有特色,如王士雄的<隨息居飲食譜>介紹了藥用食物七門三百餘種,袁枚的<隨園食單>介紹了多種藥膳的烹調原理和方法,曹庭棟的<老老恆言>(又名<養生隨筆>)中則列出老年保健藥粥百種。
目前,藥膳已受到醫藥和飲食界人士的重視。有些中醫研究機構已發展有關藥膳的科學研究;有的醫院設立了食療科或食療門診,甚至設立了藥膳餐廳。


藥膳食療的理論基礎
一,醫食同源,養醫兼備
“神農嘗百草以療民疾”,發現某些動,植物兼具裹腹充飢與治療疾病的雙重功能,為藥膳食療之物質基礎(食物)。

二,藥食同用,療效顯著
扁鵲:“安身之本,必須於食;急救之道,惟在於藥。不知食者,不足以全身;不明藥性者,不能以除病。”又云:“食能排邪,而安臟腑;藥能宜神養性,以資四氣。故醫者需深知食藥二性,服食即可當藥爾“。

三,先食後藥,減少毒性
“有病先以食治,食治不愈,然後命藥”,“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,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,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,無毒治病,十去其九,谷肉果菜,食養盡之,無使過之,傷其正也,不盡,行复如法。“某些藥物具有毒性及副作用,使用時應減低其用量,以降低其毒副作用,未盡之部分則“以食盡養之”以竟其全功。

藥膳的應用原則:
藥膳具有保健養生、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,在應用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。
藥膳食療藥物是祛病救疾的,見效快,重在治病;藥膳多用以養身防病,見效慢,重在養與防。藥膳在保健、養生、康復中有很重要的地位,但藥膳不能代替藥物療法。各有所長,各有不足,應視具體人與病情而選定合適之法,不可濫用。
1.因證用膳:中醫講辨證施治,藥膳的應用也應在辨證的基礎上選料配伍,如血虛的病人多選用補血的食物大棗、花生,陰虛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、百合、麥冬等。只有因證用料,才能發揮藥膳的保健作用。
2.因時而異:中醫認為,人與日月相應,人的髒腑氣血的運行,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。 “用寒遠寒,用熱遠熱”,意思是說在採用性質寒涼的藥物時,應避開寒冷的冬天,而採用性質溫熱的藥物時,應避開炎熱的夏天。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藥膳。
3.因人用膳:人的體質年齡不同,用藥膳時也應有所差異,小兒體質嬌嫩,選擇原料不宜大寒大熱,老人多肝腎不足,用藥不宜溫燥,孕婦恐動胎氣,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。這都是在藥膳中應注意的。
4.因地而異:不同的地區,氣候條件、生活習慣有一定差異,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亦有不同,有的地處潮濕,飲食多溫燥辛辣,有的地處寒冷,飲食多熱而滋膩,而南方的廣東飲食則多清涼甘淡,在應用藥膳選料時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
藥膳食療一般是按原料的性質和製作方法分類,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:
1.米麵食類:以米、麵粉為基本原料,製成的饅頭、麵條、米飯、湯圓、包子、餛炖等各種飲食。
2.菜餚類:以肉菜為基本原料,可以製成冷菜、蒸菜、燉菜、炒菜、炸菜、滷菜等各種食品。
3.粥食類:以米、麥、豆等為基本原料,加入其他成分如枸杞子、山楂、百合等煮成的半流體飲食。
4.糕點類:此類藥膳是按糕點的製作方法製成的,花樣繁多。如茯苓餅、栗子膏、核桃穌等。
5.湯羹類:以肉、蛋、奶、海味品等原料為主,煮、燉、褒而成的較稠厚的湯液。
6.飲料類:將藥物和食物浸泡和壓榨,煎煮或蒸餾製成的一種專供飲用的液體。如山楂汁、秋梨汁、蘿蔔汁等。
7.茶類:將藥物直接沖泡而成的液體,如菊花茶、決明子茶、山楂茶等。
8.蜜餞類:以植物的干、鮮果實或果皮為原料,經藥液煎煮後,再加入適量的蜂蜜或白糖而製成。

食物的性質 - 四氣五味
中國食療並不單純是來自經驗,而是中醫學寶庫中的一部分,因此對食物性能和功用的認識是建立在中醫理論基礎上的。
由於“藥食同源”,中醫認為食物的性能和藥物的性能一樣,也包括性味,歸經,補瀉等理論,而食物的功用是由性能所決定的。食物的性能又稱“食性“,”食氣“,”食味“,食物的功用即是食物的功效和作用。
“四氣“又稱”四性“,即寒,涼,溫,熱。加上不寒不熱的平性,又稱為”五性“。寒涼屬性的食物,熱證適宜,溫熱屬性的食物,寒證適宜。酸味的食物,有收斂,固澀作用,可以生津止渴及止汗;甘味的食物主要有補益作用;苦味的食物有瀉下,清熱的作用等等。根據食物四性味和疾病的寒熱虛實,再選擇合適的食物治療。
“五味“就是食物的酸,苦,甘,辛,咸五種味,實際上還有淡味和澀味,但一般把淡味附於甘味,把澀味附於酸味。
酸味 - 包括酸澀味,有收斂固澀作用,能止汗,止瀉,例如檸檬,烏梅,醋等。
苦味 - 有清熱瀉火,燥濕作用,例如苦瓜,豆豉,槐花等。
甘味 - 有補益強壯的作用,例如紅棗,南瓜,飴糖,及多種動物的肉和內臟。甘淡味有利尿除濕作用,例如薏米,冬瓜等。
辛味 - 包括辛辣,芳香味,有宣散風寒,行氣活血的作用,例如姜,蔥,酒,胡椒,辣椒,玫瑰花等。
鹹味 - 有軟堅散結,潤下作用能治痰核,便秘。具有鹹味的食物多為海產類,例如鹽,海帶,紫菜,蟹,海參等。

食物的“五味”與五臟關係密切
中醫理論認為“五味所入,酸入肝,苦入心,甘入脾,辛入肺,咸入腎,”五味不同,對人體五臟作用也各有不同,五味和諧,飲食調配恰當,則有助於身體消化吸收,使臟腑,筋骨,氣血得到滋養,從而有利健康。假如食味過份偏嗜,則五臟失調,有損健康。
預防疾病的思想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,中醫歷來主張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,“上工治未病”,即高明的醫生是很重視預防的。廣義地說,所有關於飲食的保健措施都以預防疾病,延年益壽為目的。食物對人體的營養作用,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保健預防措施。合理地安排的飲食能確保身體有充足的營養,使五臟六腑功能旺盛,氣血充實,正如中醫理論所言的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。正氣是指人體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,邪氣是指一切致病因素。

四季補養
春天調理藥膳 - 春季注重溫補,補養從身體的新陳代謝開始調理。
夏天調理藥膳 - 夏季易出汗,應以清,涼補為主,去濕熱清暑氣。
秋天調理藥膳 - 秋天體力消耗少,應重平補。
冬天調理藥膳 - 冬天最需要能量的補充,因而適合熱補。
以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發展演變與五行學說屬性,時間結構實分五季,即長夏。
人體的陰陽變化與天地自然規律,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,精神內守,飲食有節,起居有常,採用各種養生方法,使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陰陽平衡,達到增進健康,預防疾病的目的。

藥膳食療食譜: